書名:《說春秋 之二 秦晉恩怨》

出版社:大旗文化

作者:賈志剛

 

 

閱讀過《說春秋 之一 齊楚崛起》後對於其中古代的管理和談判哲學煞是風迷,當知道再次取得《說春秋 之二 秦晉恩怨》的試讀機會時,開心極了,倒數著日子,期待收到試讀本的那一天,而總算,盼到了,又是沉甸甸的一本書,真有厚實飽足之感。

 

以往對於晉國的歷史還有諸君侯們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只記得重耳的逃亡及其弟夷吾後來登基成為了晉惠公,這一國家從此邁向衰糜敗壞的地步。

 

「野心往往是人前進的動力。」而我也要說〝野心,往往也是埋葬一個人良善的主因。〞「鳥為食亡,人為財死。」人還會為了權勢、地位及名聲而走火入魔,就如同滿口仁義的宋襄公般,〝嚴以律他,寬以待己〞般地冠上些名堂行著侵犯之實。這是讓人最為感冒的類型之一,卻又得罪不起,不知為何在許多的公司裡,這樣滿口〝蜜經〞的人竟都頗獲主管的賞識,不是位居要職就是手握大權,甚至還讓人得小心別落入這些人的口舌裡,這也是身為員工最為痛恨卻又無可奈何之狀況。

 

而「哲學是不能無視人性的。」不只是懂得人性,還得捉悉人性,並且提防著人性及克服自己的人性缺失,這種時候,真的還是要大大推舉管仲和鮑叔牙,在輔佐國君時,有這些透徹的思考才能讓齊桓公有那樣大的偉業,只是,就如同作者說的「從歷史的角度來說,管仲沒有能夠培養自己的接班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或者說缺憾。」而對照到最近美國股神巴菲特的接班人因為涉及違法的內線交易,讓波克夏公司之後的管理者,甚至是巴菲特及查理過去的心血都付諸於流水,難怪,不管是過去帝王選太子還是現代企業家傳承給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專業經理人,總是有太多的變故和狀況發生,培訓的人多了,就會開始發生競爭、猜疑、攻擊和壓迫;若單純只培訓一人,那這個人不只是能幹、才幹還要考量到德行及堅強的意志,這些都是層層關卡,也是會像天災般不斷襲來,一直持續的考驗。

 

直到去年我才明白這箇深道理「進讒言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說好話。你越是說他的好話,就對他越不利。」以往固執又拗的我就是執意不肯轉彎,有著許多的原則要把守著,就在我急忙撇清界線時,有一人在主管面前一直捧我、誇我,直到大事落在肩頭上,才知道原來是被挖了坑,被撞推下洞裡,是翻身還是倒地不起就看這專案,擺明了是要抹擦我的春風得意,教訓我的不懂天外天;而我當然沒有像呆板的申生那樣〝被自殺〞了,卻也無法像重耳、夷吾那般逃亡到鄰國,畢竟我也非王宮儲子,我就像里克那樣成為了一個低調的中間派,話也不說了,除非被動地被詢問建議,話也不白了,畢竟「人這個東西,點到為止,自己要是說太多了,倒顯得自己好像有什麼小算盤一樣。」於是作風就如同士蔿那樣轉念「改變不了別人,那就改變自己吧。」這樣即使情勢沒有改變,自己卻也好過了些。

 

沒想到《說春秋 之二 秦晉恩怨》與近期內自己的經歷有如此多的對照之處,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在琢磨內容,好的經營者也要懂得用人,而人,若要參加革命也得跟對人,這些環環相扣的人性優缺點,是一部部精采的史書和管理哲學。

 

我,當然又開始期待《說春秋 之三》了,又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讓人渴望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y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