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術家 劇照.jpg  

 

電影:《大藝術家 The Artist

導演:米歇爾阿威納維奇 Michel Hazanavicius

演員:尚杜賈丹Jean Dujardi 、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John Goodman James Cromwell

 

 

 

藝術?主觀的表現方式,客觀卻也帶主觀的評價,不論如何,展示的人將自己認為極致的作品推到大家的面前,內行人與外行人,戴著形形色色的鏡片觀看著,喜歡的發出驚呼之聲,不欣賞者嘴角一撇,主流與不主流總在輪轉盤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替換著,最終,受大家喜愛的日進斗金,而偏冷的就得再待伯樂、貴人的青睞。

 

《大藝術家》裡頭說著簡單的故事,原是超級默片巨星喬治(由法國人,尚杜賈丹飾)在有聲電影問世後,執著於自己追求的表演方式,認為,雖然有不同的影像方式出現了,可至少人群中,一定也還有喜歡著默片,欣賞著默片這樣藝術作品的觀眾存在,因此將自己的財產孤注一擲在自己監製的作品,而屋漏偏逢雨就是這樣又發生了,那時也是經濟大蕭條發生的時代,因此,喬治破產了 沒有了一切的他,該怎麼辦?

 

這部片子裡的女主角佩姬(貝芮妮絲貝喬飾)是充滿活力的年輕女孩,在與喬治初次邂逅後,老天像是換邊站,她的前景像突然爆發綻放的大型煙火般,受到大家的喜愛,整個地開始穿著華服,有司機,住豪宅。

 

佩姬始終沒有忘掉喬治,這位總是陰錯陽差錯過的愛人,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貴人。

 

「想當女主角,你得與眾不同。」喬治拿起筆在她臉上點上了顆痣,成為佩姬日後的鮮明特色。

 

朝氣蓬勃的佩姬要如何讓完全頹廢消極的喬治再次站上舞台?

 

以為是善意的幫忙,卻又成為另一次更爆炸的傷害,到底還能怎麼做?

 

在沒有發音的影片裡,音樂是營造各種情境最主要的關鍵了,像是回到1930年代,現場有著樂團表演般,震撼地敲打著大家的靈魂,眼睛都不敢閉一下,就怕錯過各個精采的鏡頭。

 

看完此片後的我,整個地幾乎虛脫了,酸疲的雙眼,耳邊似乎還有樂團在敲打演奏著,〝藝術〞的至高原則,每人皆不盡相同,不變的是,人生的起落轉合,幾家歡樂與愁悵,在大太陽下,每日上演著,如何,走過一坡又一坡不同的景調,即使是曾經在鎂光燈前的大人物,也不一定可從容應對的轉折。

 

《大藝術家》的導演除了向他崇敬的電影、導演致敬以外,還有要訴求什麼呢?這部份,我確實較難去清楚發覺到。不過,這已不重要,我早已被尚杜賈丹的精采演技給迷暈在電影院裡的椅子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y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