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苞
  達德拉凡(dadelavan)
  排灣族
  屏東縣瑪家鄉青山部落(tuvasavasai)
  漢名塗玉鳳
  1967年12月18日生
  花蓮玉山神學院畢業
  中研院民族所擔任研究助理多年,熟悉部落田野工作的採集與紀錄
  文學的得獎紀錄有:第一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組佳作(<慕娃凱>,
  2000年)。
  母親臨走前,留下一句話:『孩子,妳一定要讀書。』母親的這句話,讓我就此被文
  字繫緊了。」寫作因而成為伊苞心靈的一種寄託,她說:「無論日子多麼的艱困,我
  知道這是必經之路,記錄部落、記錄我週遭的人事物,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開始。」


走在回家的路上
家,一種實體建築的稱謂,一個遮風避雨的角落,一方撫慰心靈的場所,一處延續生命之火的聖地。這是字義上的社會功能註記。

家,更是一種生命圖騰的印記,當生命在子宮裡孕育的那一剎那,就已無聲無息伴隨著DNA不斷分裂、再生、重組,拉成骨、化成血,靜悄悄地籠罩著羊水裡的生命體,流轉在一呼一吸之間,吐納、安息。這是性靈深處的無聲呼喚。

「世界以本來的面目自然地運行,究竟我生氣著誰?憎恨著誰呢?
 恐懼。逃離是因為恐懼。生氣和憎恨是因為恐懼。」
 美麗的清晨,我接受一件美好的禮物。是,我明白。靈魂在左右兩肩,無論它遭遇了什 
 麼,它在,一直都在。
 我對著她說。」(P.181)

伊苞帶著巫師、帶著部落祖靈、帶著宇宙大自然的智慧與恩典踏上她的人生旅途,也一併把這樣的訊息傳遞給每一個對生命追尋跌跌撞撞的人。

突然,我想起【橄欖樹】這首歌: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流浪的路途或許遙遠,或許懵昧未明,然而,我因何流浪?只因,我們要回家,即便繞遠路,也終將一步步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個人生長在甚麼環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給自己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y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